【散文】京郊之旅
女兒大三的時候,整個寒假都沒回來,只好我過去看她。那一年的三月,北京還不是很暖和,突發(fā)奇想決定去看看早春的京郊是什么樣的。收拾好背包,下午孩子一放學就坐上了開往門頭溝的車。叫醒我們的是周六明媚的陽光,本以為郊區(qū)會比較冷,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北郊比城里暖和,空氣很清新。
遠遠看到妙峰山,長得很險峻的樣子,當然這里的險峻是沒法和云南的大山相提并論的。它的對面是一汪平靜無波的小池塘,池塘中心點綴有樸素的小亭子,伴著三三兩兩清脆的鳥鳴。女兒說在北郊,這樣清凈雅致的小景兒隨處可見,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不過在亭子里看看書、聊聊天倒是很愜意,莫名地在心里閃過了云南過橋米線的傳說。有人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倒是覺得能夠一口氣走完妙峰山古道的人才是真漢子!
到了牛角嶺——這里是古道第一關(guān),不妨撿塊石頭,作為行走第一站的紀念吧。古道邊有矮矮的灌木,遠遠地就聽到灌木里有淅淅索索的動靜,走近一看才發(fā)現(xiàn)是幾只正在嬉鬧搶食的小鳥。從來沒有見過一只鳥離人那么近卻不著急飛走的,它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無視我們,這樣真好。牛角嶺的路被不知什么時候開始被來來往往的駱駝商隊踩得坑坑洼洼,很有歷史的滄桑感,也極其消耗體力,我們走走停停,在道邊休息了幾次才翻過最近的一個小嶺。女兒說,小學課本里有一篇《挑山工》的文章,我們不妨學著他們那樣走“之”字實踐一下。哈哈,這樣果然輕松不少。
一路走走停停,過了牛角嶺就好走多了。路遇一座老爺廟,不過沒有進去,只在外面看了一看,稍后走出了古道,來到韭園。韭園村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整個村子都飛舞著蜜蜂,我們只敢慢慢地挪動,生怕驚擾了它們,看到身邊的村民毫無顧忌地穿過,真贊嘆他們的勇氣。村里還有馬致遠的故居,原來“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說的就是這里的模樣,舉目四望,滿是冬末春初的蕭瑟,果然應景。在離開韭園的時候,一只可愛的狗狗不知從哪兒跑了出來,遠遠近近地跟著我們,時而撒嬌,時而討食,一直相伴走到了石古巖村。后來不知狗狗跑哪里去了,女兒在附近找了一圈也不見蹤影,不知又被什么新奇玩意兒吸引去了吧?而后的一路上,我們不時環(huán)顧回望,糾結(jié)是繼續(xù)往前走還是等它。
在這樣偏僻的郊區(qū),手機完全沒有信號,雖然提前背了地圖,還是打算問問路,以防萬一。說來也巧,在村口遇到一位年事已高、善良質(zhì)樸的老大爺,一大捆柴火壓彎了他的背脊。見有人問路,他急忙指給我們看,怕我們走錯,還把沿途的標志物都一一描述了一番。我們謝他,他笑得天真爛漫,一揮手,又走遠了……
這一路沿途兩邊都是果園,只知道有櫻桃和京白梨。果園的地基高于通行的小路,碎石頭壘成了墻壁,透出粗糙而自然的原始美。不知不覺來到了西馬各村,感覺也是一個很古樸傳統(tǒng)的村落,早上有點霧氣的時候應該也是美美的。村民依舊很好說話,很照顧我們。后來又逛到了東石古巖村,在這兒一戶人家門前,我看到了徒步途中的第一抹綠意,真是超級感動!西古石巖村是我們京郊之旅的盡頭,超出預計好多。在我們走到的最遠的地方,女兒留下一個印記,說這樣就好像我?guī)е拈|蜜朋友們一起出來徒步一樣。
開始返程了,我們并沒有原路返回,遇到一位健談的大媽。得知我們還沒吃飯,立馬說上她們家吃。大媽原來是東馬各村的村民,有一個孫子在朝陽區(qū)的某大學讀大一,學電子的,子輩孫輩都不在身邊,是個留守農(nóng)村的大媽。大媽特喜歡和人聊天,可惜身邊沒人陪著。臨走的時候,她熱情地邀請我們周末沒事兒就可以上她家玩兒,吃住什么的當自己家就成,還說“五一”的時候坐車到王平鎮(zhèn),她領(lǐng)我們?nèi)プ约夜麍@摘櫻桃。大媽怕我們迷路,最后執(zhí)意把我們送到城子職高才回去,真是個熱心腸。
這次不一樣的旅行結(jié)束了,很充實的周末,沿途歷史悠久的古駝道、淳樸熱情的村民,還有和“彩云之南”不一樣的早春風景,累并快樂著!
作者:財務部 毛翎